在全市首吃“螃蟹”,创建“无证明城市”;变分门别类的“专业窗口”为“一窗通办”的综合服务窗口……今年以来,新洲区瞄准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目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入查找自身短板和不足,展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切实提高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努力使新洲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区域之一,为奋力打造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营商环境保障。
群众到窗口办事,所需政府部门开具的证明材料,不用群众跑腿,窗口工作人员通过“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即可在线上与相关单位实时对接相关材料,实现业务“当场”办结。这样“无需提供证明”的便利,即将在新洲区实现。新洲是武汉首个试点创建“无证明城市”的城区。 创建“无证明城市”是新洲区委、区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的部署要求。
新洲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创建“无证明城市”,就是要推进全区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依申请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时要求提供的证明一律“取消”。逐步实现证明从“索要”到“不要”,从“多头跑”到“不用跑”,从“群众跑”到“部门跑”,从“申请人提供”到“服务单位自行获取”的重大突破。推进“减证便民”,做到“无证利民”,最终实现“无证明城市”目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政务信息平台也实现了数据共享。从前办一个事项要跑多个单位开证明,时间、精力都浪费在路上,而“无证明城市”最大限度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真正实现从“群众跑路”到“数据跑腿”的成功蜕变。
“‘无证明办事’并不等于不需要提供证明材料,只是将办事所需证明的提供主体从办事人转换为服务单位,通过‘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就可以办理业务,让群众不再为开证明而烦恼。”新洲区行政审批局有关负责人说:“企业法人在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事项时,按要求需要向区行政审批局提交伐区调查设计书、林权证、造林更新设计书和上年度验收证明等4个申请材料,其中上年度验收证明是由区园林局开具的证明材料。通过‘无证明’系统的数据共享功能,此证明材料不用申请人跑部门,而是由服务单位从系统自行获取,实现证明材料的‘免提交’。”
“当然,一些特殊的证明材料,如军人婚姻登记证明等材料,仍需要当事人提供,但这样的事项只是极少数。”这位负责人说。 新洲区列出了创建“无证明城市”的时间表:2022年7月底前,完成各级各部门证明事项的梳理工作;8月底前,完成“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开发,多渠道推进“无证明”办理试运行;9月底前,规范“无证明”办事流程,实现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保留的全部证明事项无需群众提交。 目前,新洲区已经完成证明事项的梳理工作。全区现有402个证明事项,涉及证明材料803个,通过取消一批、告知承诺一批、数据共享一批、部门核验一批等方式,95%以上的“证明事项”将纳入“无证明城市”证明事项免提交目录清单。届时,“无证明城市”证明事项免提交目录清单将全部接入“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实现“无证明办事”。 证明事项免提交目录清单,是新洲区发改局、新洲区行政审批局与数十个相关单位的不断对接推进、数百个办事项目不断筛选最终敲定的审批事项。在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背后,是新洲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信心与决心。 “证明事项免提交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新洲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明事项有新增、取消或变更的,区各有关单位将及时拟定调整计划,并经区“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迅速调整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确保证明事项实时更新。“证明材料的调整遵循便民、高效、最优、公开的原则,旨在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你们的审批加速度为民生项目建设提速。”5月26日上午,武汉溢春集团绿化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给新洲区行政审批局送来感谢信。 今年5月份,武汉溢春集团阳逻绿化有限公司负责邾城龙腾大道改造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新洲区城关邾城街的环境面貌,项目意义重大,工程进度紧迫。但拥有《占用城市道路许可证》和《移植城市树木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是项目启动的前提条件。 按照以往惯例,办理《占用城市道路许可证》和《移植城市树木许可证》,企业需要多头跑、来回跑,审批时限较长,将会极大拖慢工程施工的进度。区行政审批局在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后,主动作为,组织建设类综窗和经济类综窗负责人开碰头会,经过讨论协商后,认为可以“一事联办”,极大压缩审批时限。于是迅速组织人手,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勘测、当天审批、当天发证,及时将相关资质送到了企业手中,保证了工程顺利施工。
能不能放大“一事联办”效应,实行“一窗通办”?所谓“一窗通办”,就是以往需要企业群众自己去多个部门多个窗口提交资料,变为只需“进一扇门”,只需对接一个综合窗口提交相关审批资料,剩下的审批环节由审批局内部科室封闭运转,无需群众自己对接不同科室不同窗口,避免办事企业群众来回跑、多头跑的问题。 囿于硬件建设等因素,“一窗通办”恰恰是新洲区短板弱项。新洲区直面这一短板,积极主动争取成为全市“一门”“一窗”(进一扇门、对接一个窗口一次办成事)试点区域,倒逼新洲区行政审批服务质效转型升级。 在新洲区政务服务大厅,所有以前的经济类、项目建设类、房产类等分类别窗口,都已改为无差别的综合服务窗口。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窗口,可以受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虽然看上去仅仅是一个名称上的变化,但背后凝聚着的是各相关政务服务部门超乎寻常的努力。 提升窗口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以前分类别窗口的服务人员,只需要是懂得本行业相关知识的“专才”就行,实行“一窗通办”服务后,工作人员从受理单一部门事项成为受理多部门、多领域复杂业务的“全科型”人才,实现“一岗多能”,满足综窗受理需求。 为配合窗口服务人员从“专科”向“全科”人才顺利转型,新洲区还积极开发“综窗助手”。 正在开发的“综窗助手”系统,紧盯综合办事窗口工作人员无差别受理事项多、业务要求高的“难点”,从一次性告知书、材料模板及审查要点、关联事项、经典案例等多个维度,建立事项知识库。通过此系统,窗口服务人员可以快速查找办事群众需要提供的材料、审批流程等,避免工作失误,提高办事成效。 “综窗助手”系统还将推出“用户版”,帮助办事企业、群众解决事项名称和材料样式不清等问题。此系统不仅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自助区可以使用,在“新洲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上也能体验。 新洲区还推动事项进驻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归并整合事项办理权限,区直部门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综合窗口代收代办,街镇原“七站八所”事项统一划转移交街镇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杜绝体外循环。
今年4月,从外地打工回到新洲的黄某来到新洲政务服务大厅,称想注册一家报废车辆回收拆解公司,可他对如何注册公司一窍不通,甚至连给公司如何取名字都不清楚。 政务服务大厅帮办人员小邱接待了他,从给公司起什么名字,到上传相关资料,小邱一步步教他。上午11时40分,后台就给黄某办好营业执照,这距他进入政务服务大厅仅仅1小时40分钟。 “太感谢了!真没想到办营业执照这么顺利。”黄某一定要请小邱吃午饭,被小邱婉拒。他只好从随身携带的本子上撕下一张纸,当场手写了一封感谢信交给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 为企业、群众帮办代办已成为新洲政务服务的“金字招牌”。
新洲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倾力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对一”的贴心帮办代办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负担和跑腿次数,为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同时将帮办范围从以往项目建设落地延伸至工程竣工验收领域。 上半年,正泰电气、东方雨虹、力拓电气、燕卓汽车、龙扬鸿途、大明金属、智慧冷链供销云7家企业与该中心签订项目落地行政审批手续帮办代办委托服务合同。这是该中心主动出击结出的硕果。 为服务更多项目单位,新洲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动与工业项目集中的阳逻经济开发区对接,“第一时间”掌握项目信息,制定重点产业(工业)项目推进一览表,对7个拟开工项目、3个已开工项目、24个在建项目、2个技改项目的进展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困难,逐一列出清单,实时动态掌握项目概况及手续办理现状。 该中心先后走访20余个区内在建重大项目现场,上门为企业进行“一对一”精准帮办代办服务,向企业详细讲解政策法规、审批流程,就所需要资料进行逐项指导,做到一次性告知,让项目单位足不出户获取帮办需求。 项目建设帮办代办服务专业性强、工作量大,该中心引入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作为辅助力量,让专业人提供专业服务。 该中心对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全面优化完善,强化对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的监督指导。与企业、咨询服务机构签订委托服务三方协议,运用法律武器对第三方履行责任义务形成刚性约束;明确递交审批资料、对接区内相关部门等事项由该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并督促、带领第三方不定期上门与签约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建立工作情况周报制度,要求第三方每周汇报项目手续办理进展情况和亟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形成监督闭环,倒逼第三方提升服务质效。